教学科研![]() |
“群文阅读与中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”课题规划方案 (2015 年 5 月—2018 年 1月) 说明:制定本课题计划是为了规划我校接受该课题以来,能够更好地做好本课题各项研究工作。强调落到实处,做实实在在的工作,特制订本课题计划。 一、课题提出的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: “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”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,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,加深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和思考,受到情感熏陶,获得思想启迪,享受审美乐趣。为此,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、体验和理解;需要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。目前,全国各地,多数学校都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研究工作,许多学校做得有滋有味,对学生的启迪性很大,因此有了许多新理论和方法的诞生。并且值得我们去借鉴,去品学、并付之实践。 二、课题待解问题 目前我们学校不论初中部还是小学部,在阅读方面都存在突出的问题:1、课内阅读单一,课外阅读无指导。2、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厚,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接近于零;3、没有养成阅读习惯;4、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非常零碎,参差不齐。总之,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力,就要重点抓阅读教学,以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为契机,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扩大阅读量,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,促进专业化发展。 由此出发,我校决定以“群文阅读与中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”为题题,开展教学研究。 三、群文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、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: 1、通过本课题研究,开展丰富多彩的“群文阅读”教育实践活动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,端正其阅读态度。在通过让学生阅读各类文体的 群文中,摸索出不同文体,其各自的一种或一些阅读方法,让他们在拓展眼界的同时,掌握不同文体阅读的方法策略,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,做到举一反三,运用到阅读中,进而提高其阅读力,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影响,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。 2、通过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及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,探索出适合各类文体自身的阅读方法,教给学生,教会学生,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, 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,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, 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研队伍。 3、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因此,在教师中大力开展群文阅读赛课。 研究内容: 1、研究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上课方法,使每个语文教师能正常组织群文阅读课 2、研究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,让学生产生相应的阅读兴趣; 3.群文阅读“语文课堂教学模式”的建构 ,将“群文阅读”引入语文学科教学,提炼群文阅读教学模式,让学生阅读力的提高从语文课堂开始。 五、课题研究的方法 1.文献法: 阅读“群文阅读课堂教学”实践的相关理论、方法,再认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,比较当前一些教学模式,并建构出“群文阅读”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。 2.访谈法: 对参研班级进行实地听课、考察,通过与教师、家长的访谈及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访问,分析并提炼影响学生阅读力的因素。 3.经验总结法: 参研教师在实践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,有意识地整理、搜集优质的课例,注重经验的总结,将一些有价值的课堂实录、活动设计、教学案例等备案,开展横向、纵向的交流,也为后期集结成文集准备素材。 4.行动研究法:行动研究法渗透在学校教师研究过程当中,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, 引导并组织语文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,开展协作式研究,解决问题,寻找规律,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。 六、课题研究的规划 本课题分为以下六个阶段,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研究工作: 第一阶段:课题申报、准备阶段(2015 年 5 月—2015 年 9 月) 确定研究课题,制定研究实施方案;组建研究队伍、落实课题分担责任。课题研究规划、组织落实与前期研究。 第二阶段:课题开题、确立目标(2015 年 9 月—2016年 1 月) 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分析,对学生现有情况的观察、了解,分析初中、小学语文阅读现状,比较当前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,总结经验,寻求启发。通过学习,接受一些群文阅读教学理念,知道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结构,率先观摩过“群文阅读课堂教学”的老师,试着上群文阅读课。 第三阶段:模式建构、交流学习(2016年 3 月—2016 年7月) 针对当前的学生课外阅读现状,群文阅读教学实际,知道群文阅读中“建构”,并以“群文阅读”课堂教学“建构”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教学新模式。 第四阶段:实践验证、推广模式(2016 年 9 月—2017 年 1 月) 在学校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以“群文阅读”课堂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新模式,通过学习、交流、讨论这种新模式,总结出一定规律。开展“群文阅读”赛课。 第五阶段:总结交流、形成经验或规律(2017 年 3 月—2017 年 7 月)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“群文阅读”课堂经验交流。提炼研究成果,再将研究成果反复运用于课外阅读指导指导 。 第六阶段:组织教师写研究性论文,攥写结题报告,准备结题。(2017 年 9月—2018 年 1月) 六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: 1、整理、搜集优质的课例、教案、课堂实录,制作成光盘,以备推 广使用。 2、撰写若干与该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,形成论文集,并争取发表或 获奖。 3、撰写该课题研究报告。 七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: 1、课题指导人员:朱林军 2、 副组长:宋佑黔。 3、课题组组长:朱林军; 课题主研人员: 尚怡 田秋燕 祝爱玲 李冰竹 陈雯露 张钰 周念 胡丽蔓 朱林军 管志勇 谭屠 蔡泽芳 刘胜男 王佳佳 殷姣 课题参研人员:安方 李良芝 付再敏 龚丹 顾菲 陈龙云 李冬梅 林婷 李媛 蒙革新 吴林红 吴雪芳 王清兰 王元江 朱丹碧 张林青 章琳好 钟玉露 刘登署 《课题人员分工表》由宋佑权副校长拟定。 《科研制度》由朱林军老师拟定 《科研奖励方案》由宋佑权副校长拟定,梁文华校长决定。 贵阳市行知学校 2015 年10 月15日 |